导读《美德之心》是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讨中心教授李义天教师“十年磨一剑”的最新力作。2012年,李义天教师出书了其关于美德品德学研讨的榜首本专著《美德品德学与品德多样性》,而早在此前两年的2010年,李教师就现已将其对美德...
《美德之心》是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讨中心教授李义天教师“十年磨一剑”的最新力作。2012年,李义天教师出书了其关于美德品德学研讨的榜首本专著《美德品德学与品德多样性》,而早在此前两年的2010年,李教师就现已将其对美德品德学的研讨爱好会集到了对美德品德学的心里根底的探求上。他期望,经过对亚里士多德的从头阅览、对现代美德理论的深化了解、 对现代心灵哲学和心思科学的广泛吸收,能够较为明晰地整理出一条头绪或建立一个结构,然后开端展现一种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根本范式的美德品德学将会怎么表述和建构自己的品德心思学,又将会怎么处理和应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现代常识体系所提出的全新资源和应战。而这,也是本书的由来。十年辛苦不寻常,经过不懈打磨,《美德之心》总算顺畅出书了,这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作业。
《美德之心》书影,李义天教授十年磨一剑的最新力作
作者:李义天
丛书:清华大学品德与宗教研讨丛书
丛书总编:万俊人
定价:118.00元
出书社:商务印书馆2021年7月出书
图书简介▼美德品德学是今世品德思维干流之一。对品德心思根底的着重与策划,不只使美德品德学成为规矩品德学的有力竞争者,也构成其建立本身合法性的重要使命。
本书在回忆品德学与心思学的互动前史、界定品德心思学的根本问题,以及征引现代心思常识相关论说的根底上,全面整理亚里士多德美德品德学所触及的心思概念(理性、愿望、感觉、情感、移情、意图等),体系阐述它们所包含的特征与功用,正面回应它们所面临的的窘境与应战,然后力求弄清亚里士多德主义美德品德学的品德心里根底,并在古今融通的视域中建构其品德心思学体系。
目录▼榜首部分 品德学与心思学
榜首章 品德学与心思学的亲缘性
一、魂灵的原初概念
二、魂灵的古典含义
三、从魂灵到心灵
第二章 品德心思学的根本概念
一、品德要求与品德理由
二、理由与原因
三、理由与意图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进路
一、品德理由的激发性与标准性
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两重根底
三、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心思议题
第二部分 理性、愿望与感觉
第四章 实践理性与实践才智
一、实践才智的特征
二、实践才智的环节
三、实践才智的运用
第五章 愿望与实践才智
一、愿望的品种
二、愿望的性质
三、愿望的方位
第六章 感觉与实践才智
一、感觉与感觉
二、感觉与慎思
三、感觉与直觉
第三部分 情感、移情与意图
第七章 情感的内涵与生成
一、情感与感觉
二、情感与认知
三、情感与美德
第八章 移情的特征与或许
一、移情的体现
二、移情的根底
三、移情的功用
第九章 意图的所指与所托
一、意图与意向
二、意图与志愿
三、意图与毅力
第四部分 困难、应战与辩解
第十章 实践才智的窘境
一、工具理性的瑕疵与行动指南的缺席
二、意图—手法的复杂关系
三、美德品德的行动指南
第十一章 感觉机制的限制
一、情感的不稳定与移情的不充沛
二、重申情感的合法位置
三、有用移情的必要条件
第十二章 心思科学的应战
一、物理主义的复原与情境主义的稀释
二、对物理主义应战的回应
三、对情境主义应战的辩驳
结语:援助者与同盟军
一、心思科学的帮忙
二、心灵哲学的援助
三、品德视界的交融
参考文献
后 记
跋文▼2012年,我出书了自己关于美德品德学研讨的榜首本专著,《美德品德学与品德多样性》。从2004年选题,到后续写作,直至最终的修订出书,大约花了八年的时刻。其时,我首要着眼于美德品德学的品德探求观及其常识特点。因而,在那本书里,我没有处理或涉猎美德品德学的悉数问题,而只是企图证明与辩解的是:美德品德学根本出题所蕴涵与折射的那种品德多样性,是怎么不同于且优胜于品德遍及主义、品德多元论和品德相对主义的。
虽然是初出茅庐之作,但令我感动的是,那本书出书后得到了许多教师和长辈的鼓舞与必定,连续取得第二届“我国品德学会学术效果奖”一等奖(2015)、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2018)等重要荣誉。对我而言,这些鼓舞无疑是极大的鞭笞。它们使我在步入职业生涯今后,不管面临多大的压力或引诱,不管有多么充沛的理由抛弃美德品德研讨,都顷刻未曾改动,未曾不坚定。并且,就在那本书出书前后的日子里,我现已开端仔细考虑,应当挑选怎样的方向,才干持续连续并有用拓宽自己的美德品德学研讨?
我逐步意识到,关于美德品德学这座理论殿堂而言,真实有利的作业不是让它愈加富丽,而是让它愈加安定。由于,当美德品德学的古典源头历经千年曲折而在现代社会再度复兴的时分,它火急地需求依据现代的常识语境和日子语境做出相应的补葺与调适。因而,在我看来,接下来的使命,不是“推出”一个又一个美德品德学的形状技法,而是“夯实”美德品德学作为一种标准品德理论的常识根基。也就是说,在证明和辩解了美德品德学的常识观念等整体特征后,我还需更进一步,去处理那些更深层次的、根底性或支柱性的内部问题,即,提醒或建构美德品德学的心思根底。
很多人觉得,对美德品德学而言,挑选这样的研讨方向意味着对现代品德哲学的屈从。但是我以为,美德品德学假如真的要在现代社会完成它的复兴,真的要跟责任论、结果论鼎足而立,真的要成为现代品德学说的一个实质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只是满意于对现代品德哲学的讪笑或否定,那么,它就必需要迈出这一步。更何况,这些方面临美德品德学来说本就是它亟待补偿的短板和亟需弄清的问题。由于,虽然人人都赞同说,美德品德学特别注重行为者的内涵质量,特别注重行为者的心思要素,但是,它终究注重哪些心思要素?它终究怎样注重这些心思要素?这些要素终究又怎样发挥功效、构成何种机理?迄今为止,其实并不清楚。这一方面当然是由于,包含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古典资源对这些问题的评论没有一无是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来自美德品德学内部的评论,现在不得不面临现代心灵哲学和现代心思科学的外部质疑与应战。
因而,大约从2010年开端,我对美德品德学的研讨就逐步会集到关于它的心思根底的探求上。我期望经过对亚里士多德的从头阅览、对现代美德品德理论的深化了解、对现代心灵哲学和心思科学的广泛吸收,能够较为明晰地整理出一条头绪或建立一个结构,然后开端展现,一种以亚里士多德主义为根本范式的美德品德学将会怎么表述和建构自己的品德心思学,又将会怎么处理和应对其他相关学科的现代常识体系所提出的全新资源和应战。我不得不供认,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议题。它不只意味着我有必要不时顾及美德品德学的古代源头和现代境遇,并且有必要不时调适美德品德学所供给的心思常识同各种现代心思理论之间的平衡与张力。因而,当我2012年正式着手此项作业之后,不知不觉间又过去了一个八年。
在这八年间,我的人生轨道也发生了一些改动:从中心编译局又从头回到清华园。而为了编撰和修订这本书稿,我的右眼也患上了眼疾。但我想,假如这些改动能够有助于我对品德学术的研讨,或许,它们是为了出现更好的考虑而有必要支付的价值,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承受的。在这八年间,关于美德品德学的心思根底问题,我的考虑也在不断深化。2016年,我曾测验性地将考虑进程的阶段效果结集出书。但现在看来,那本文集现已远远不能满意我对这个问题的探求,也远远不能代表我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它只能作为一个松懈的、过渡性的思维产品,其间也只要单个观念能够被吸纳和保留在现在出现的这部著作中,并且还有必要得到全面的补葺、拓宽和扬弃。所以,我更乐意把当下这本书看作是我关于美德品德学研讨的第二部专著。我期望把它献给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支付,感谢他们奔走京汉两地的辛劳。
本书的写作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奖赏方案”的支撑。本书的出书得到清华大学品德与宗教研讨院的赞助。由衷感谢万俊人教授、唐文明教授、圣凯教授等诸位教师的教导与辅导。感谢在这几年间环绕其间相关内容给我提出批判和修改意见的师长与同仁。关于美德品德学的心思根底研讨是一次跨时空、跨学科的微妙之旅。期望能有更多朋友参加其间,互相批判,互相砥砺,一起促进理论的开展与日子的成果。
李义天
庚子春 清华园
作者简介▼李义天,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讨中心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贺麟青年哲学奖”一等奖、“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取得者,我国品德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我国品德学会副秘书长。《我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outledge出书社审稿专家。出书专著《美德品德学与品德多样性》、译本《美德品德学》、编著《传承与坐标:马克思主义品德思维访谈录》等著作10余部,宣布论(译)文9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