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教育 > 情绪调节 > 正文

父母要学会读懂孩子的情绪

更新日期:2021-08-10 13:20:29  来源:

导读慧敏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早晨都因为不肯去上学而哭闹。原因是班里的男同桌经常会抢她的饭菜分给其他人,有时还向她吐口水,动不动就用力推搡慧敏,让她又疼又难过。慧敏的父母为这件事很犯愁,是应该好说歹说哄着孩子坚持上学,还是将哭闹的孩子强硬地送到学校?为了这点小事该不该请老师出面帮忙解决?...

  慧敏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早晨都因为不肯去上学而哭闹。原因是班里的男同桌经常会抢她的饭菜分给其他人,有时还向她吐口水,动不动就用力推搡慧敏,让她又疼又难过。慧敏的父母为这件事很犯愁,是应该好说歹说哄着孩子坚持上学,还是将哭闹的孩子强硬地送到学校?为了这点小事该不该请老师出面帮忙解决?

  5岁的贤基凡事都喜欢自己说了算。想买饼干或玩具,大人如果说“不”,那就不得了了。不管是在马路上还是其他地方,他都会索性躺在地上耍赖。在家里,他经常整天对着电脑玩游戏,有时候饭也顾不上吃。爸爸妈妈先是劝说、训斥、哀求,各种软硬方法都试过了。当这些招数都不管用时,就免不了爸爸大动干戈打几下,但也只是当时有点效果而已,过不了两天,还是一切照旧。妈妈早已被这种局面弄得疲惫不堪,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无能,从而伤心且忧郁不堪。

  再看看4岁的俊熙。这个孩子只是个头大一些,一举一动仍表现得非常孩子气。在幼儿园中和别的小朋友玩不到一块儿,总是跟在老师的屁股后面,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可以说很孤立。但由于他的个子高,力气大,一旦发脾气就动不动打别的小朋友,久而久之,其他小朋友也对他避而远之,不愿意跟俊熙一起玩了。这让俊熙妈妈很上火。她没法理解儿子为什么会表现得这样不友好,而对于自己没有耐心、总是习惯动手教训孩子,也很不满意。每天下午,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时,她就不由自主地担心甚至敏感到害怕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伤害到孩子。

  上面所举的例子,都是我在EBS《父母60分钟》节目中直接面谈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具有典型性,与我们身边许多家庭的孩子及父母的关系很相似。节目播出后,一些有相似经历的父母打来电话或发来邮件,谈及自己的感受,说节目中说到的好像就是自己家里的故事一样。

  经过1个月的心理咨询指导之后,节目组重新回访了以上家庭。慧敏明显开朗了许多,每天可以开心地上幼儿园了;贤基也完全离开了电脑,可以快乐地度过每一天,饮食也变得均衡了,贤基妈妈的情绪明显好了许多;俊熙妈妈看着俊熙纯真而快乐的样子,由衷地说:“现在,她终于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幸福了。”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如此明显的变化?使孩子们重新找回快乐,让爸爸妈妈不再担心,重新体验到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呢?没有其他,我只是为这3个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情绪管理训练。我愿意借此向更多的家长朋友、孩子、学生、老师及心理咨询师推荐:情绪管理训练,是我们和孩子快乐相处、共同成长必备的法宝。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有更多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经验。

  世上的父母,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所以在生活中,也是惦念孩子先于家长自己,他们的生活总是围绕着孩子来安排。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就显得一筹莫展,很困惑迷茫。果真是那样吗?家长的行为一点毛病也没有,纯粹是孩子自身有问题,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单看孩子的行为,也许会片面地以为是这样吧。但如果父母不能读懂孩子的情绪(内心),只将关注的焦点停留在孩子的行为上,那孩子往往会认为自己不被父母理解,于是哭闹、耍赖,甚至做出更偏激的行为,希望借此引起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理解。然而父母往往不能敏感地读懂孩子的内心需求,只是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这只能让孩子认为,就连自己的父母都讨厌、拒绝或漠视自己。要知道,孩子经常是通过与父母的相互作用,来逐渐认识自我存在、自我价值及学会如何应对各种情绪的方法。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倾向就能发现,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在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不妨重新回顾一下孩子的语言和行为。

  凡是父母,必定都会为自己的孩子全力以赴。但他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读懂孩子的情绪,学会包容孩子。从现在开始,我们有必要改变一种提问方式。在你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之前,有必要扪心自问:“作为父母,我到底有没有真正感受他的内心?”只有这样,才可能针对“孩子到底怎么了”得出正确的答案,也通过与孩子的真心交流,双方积累信赖,增强联系纽带,进而变得更加亲密。

  如果父母不能读懂孩子的情绪,不能接纳和包容孩子,使父母和孩子的相互关系不够圆满,那孩子很容易因为自我尊重感缺失而变得不安,继而做出极端行为的危险概率也会变大。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令人震惊的真实案例:一个才10岁的小学生,由于成绩比以往落后,就悲观不已而自杀;小学生觉得上辅导课程太累了,结果跳楼自杀……到底是什么导致如花般充满梦想和幸福的少年选择不归路呢?原因也许无法用一两点概括。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人如果爱自己,珍惜自己,那他绝对不会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爱自己和尊重自己,首先就应该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够坦然接受。首先,应该了解自己多样且丰富的情绪,并学会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说得再通俗点,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情感。正确认识自己内心的情感,是指不但要接受快乐和幸福的情感,还应该对愤怒、悲伤、害怕和恐惧等情感也能够坦然接受,使自己的情感、内心想法和行为相互和谐、平衡。如果可以正确接受自己的内心情感并灵活应对,不仅能提高自我成就感和存在感,还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棘手问题。根据丹尼尔·戈尔曼博士(因《情绪智能》一书而闻名世界)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那些感到幸福且事业成功的人,并不是智商高、成绩优秀或家境富裕的人,而是情商高的人。而这种情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人为地提高。问题是,如今独生子女居多,面对激烈的竞争,父母和孩子都不得不承受长期的压力,而这种现实导致孩子们正确面对自我情绪并学会灵活应对的机会实在不多。孩子在生活中必然要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情感问题,而他们苦于不了解如何妥善解决,于是感到彷徨困惑。孩子的不幸与困扰就从这里开始了。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