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心理咨询网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抑郁调查问卷[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更新日期:2021-12-23 02:21:26  来源:www.sglongjoy.com

导读郁闷体会问卷[DepressiveExperiencesQuestionnaire](Blatt,D'Afflitti,&Quinlan,1976a)简介郁闷体会问卷(DEQ)是为了鉴定Blatt1974年提出的郁闷的两个首要维度,即(1)无助性郁闷(anacliticdepression),其特征为明显的无助感、需求感、惧怕被遗弃和依靠他人,(2)内射性郁闷(introjective...

郁闷体会问卷

[Depressiv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Blatt,D'Afflitti,&Quinlan,1976 a)

简介

郁闷体会问卷(DEQ )是为了鉴定Blatt1974年提出的郁闷的两个首要维度,即(1)无助性郁闷(anaclitic depression),其特征为明显的无助感、需求感、惧怕被遗弃和依靠他人,(2)内射性郁闷(introjective depression),其特征为自己的规范过火严峻,自罪感、无价值感和自负心损失。作者将人构成无助性或内射性郁闷的天然倾向特定为自发育前期即已植根于本身的安稳的品格特质。DEQ并不企图点评郁闷症状本身,而是要点评常与郁闷相关联的广泛的心里体会。

DEQ初表包含“个Likert型条目,问询受试者对本身及对人际联系的情绪。每个叙说都按7级答复,从“剧烈对立”到“完全赞同”,中值为40下面是几个典型条目:“我在同他人的剧烈竞赛中体会到高兴”;“我很忧虑会得罪或损伤周围的人”;“不论成功或失利,我都自我感觉良好”。为给上述两个假定的维度评分,Blatt等(1976b)将该问卷做了因子剖析,构成三个因子。与估计的相同,榜首因子反映无助性,指向与人往来的品格特性;第二因子反映内射性或自我批评性品格特征;第三因子与前两个差异较大,代表了对自我安全感的渴求及自豪等,或许是一种郁闷拮抗要素。作者将三个因子别离命名为依靠性(DEQ-A,指向“无助性”)、自我批评性(DEQ-I,指向“内射性”)和有用性(DEQ-E)。由于三个因子的生成有性别差异,也就需求六种评分辅导。

用DEQ初表评分时,每个条目的粗分有必要用Blatt等(1976b)的规范样本得出的均值与规范进行规范化,由此得出规范化评分,再乘以从初表因子剖析中得出的恰当的因子加权值方得出分量表分。这种加权值有男女之间是不一致的。鉴于这种计分办法过火杂乱和繁琐,Welkowitz&Bond于1985年提出了另一种代替办法。当契合以下规范之一时,某条目就被归人一个分表:(1)条目在某因子上的载荷在两性都大于0.40;(2)条目在某因子上的载荷最大;(3)条目在某因子上载荷最大,即使在某个性别其绝对值<0.40.选用这一原则,有21个条目归入依靠性(DEA-Q)分量表,15个归人自我批评(DEQ-I),8个归人有用性(DEQ-E)。剩余的22个条目无法归类。

信效度测验

Blatt等(1976)的开始研讨样本是500名女人与160名男性大学生。Welkowitz等(1985)的研讨样本为心思系大学生,男55名,女76名。Klein (1989)对DEQ初表及修订表的随访研讨样本是社区精力卫生中心的门诊患者,男45,女118名,其间49%符DSM - III重性情感妨碍规范。Klein还查询了一些人的子孙,包含73名重性情感妨碍患者,33名整形外科患者与风湿患者,38名无精力病宗族史及个人史的正常人。所查询的均为成人或少年。

内部一致性:如前所述,Blat等(1976)从DEQ中提取出三个因子。因子的数学模型能够直接阐明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Welkowitz等(1985)用简略的。或1加权法得出的分量表α系数为:DEQ-A,0.81;DEQ-I,0.86;DEQ-E,0.72。Klein等(1989)报导的α系数在患者为0.79,0.82和0.59,在正常子孙中为0.86,0.83和0.72。由此看来,在很不相同的样本中α系数是挨近的,并且因子A和I内部一致性很好。

重测信度:间隔5或13周重测时依靠性与自我批评分表的重测相关值别离为0.81-0.89和0.68-0.83。临床患者6个月后随访重测所得三个分表的重测相关性别离为0.64,0.61和0.690阐明该量表安稳性相当好,提示DEQ得分确实反映了品格特质。

聚合效度:Blatt等(1976)将DEQ的三个因子与其它量表进行了聚合效度剖析。发现DEQ-A(依靠因子)与Weissman-Risks心境量表得分无关,与受试者对真实自我的点评也不相关,但却与真实自我才干的点评(在女人)和真实自我才干与抱负自我才干之间的间隔相关,作者觉得依靠因子与“自我窝囊的主旋律”相照应。DEQ-1(自我批评)与对郁闷的鉴定(Weissman-Risks心境量表)相关。作者指出:由于自我批评因子带有否定性自我点评和自罪颜色,因而与对郁闷的鉴定相关较好。郁闷量表对自罪和自责更为注重,由于这些症状传统上被看作是郁闷的首要组成成份。

还有研讨发现,依靠与自我批评因子得分与下述各种鉴定办法的联系与理论期望附近:如各种郁闷症状群的评分,对自我概念、自负与人际联系的鉴定,Rorschach墨迹测验中的口头应对,对性人物取向的鉴定,对双亲的描绘的鉴定,以及对被回绝甚至作业失利的不同易理性的鉴定等等。

Welkowitz等(1985)对DEQ修订版三个分表别离与Beck郁闷问卷进行了相关剖析。在男女两组受试中,DEQ三个分表与BDI得分的相关性别离为:DEQ-A, 0.48和0.39;DEQ-I,0.62和0.58;DEQ-E,-0.18和-0.14。Klein (1989)剖析了原始因子分与Welkowitz等(1985)加权因子分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依靠性为 0.81-0.94,自我批评为0.85-0.92;有用性为0.86-0.93。这些相关剖析标明,原始因子与修订因子分成果类似。两种版体的自我批评和依靠得分均与一起使用的郁闷量表得分明显相关,并且自我批评的相关性高于依靠性,修订分的相关性略高于原始分。,有用性的原始与修订分同郁闷鉴定的得分的相关一般是负性的,但很小。一切三个分表得分与医治六个月后的结局有中度的明显相关。原始与修订DEQ因子加权体系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原始因子分之间彼此正交,根本无关,而修订因子分两者明显相关(r=0.53-0.69)。Welkowitz等(1985)将修订的评分体系进行多重回归剖析发现,当自我批评得分领先进人方程之后,依靠性得分对BDI得分的猜测无明显奉献。

区分效度:不能认为有了其它郁闷量表,DEQ评分显得剩余。依靠与自我批评因子明显不同于有用性,与郁闷症的联系也更接近,更重要。根据修订评分体系而呈现的依靠性与自我批评因子之间较高的相关性也是它之所以引起留意的原因之一。修订量表的各分表与其它量表各变量的联系是类似的(如上述Klein的研讨),但与自我批评分表的相关性一般较高。人们不得不考虑,依靠因子的这种相关有或许只是反映了它与自我批评因子所共有的那一部分反差。处理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是选用原始评分体系,但这样就需求考证两种彼此正交的因子有何现实含义。在这一范畴需求进一步讨论。

表1 Welkowitz称(1985)修订的DEQ评分体系;修订的DEQ三个分表所触及的条目序号:

无助 内射 有用 弃去

2 7 1 3

9 11 14 4

10 13 15 5

18 16 24 6

19 17 33 8

20 27 42 12

22 30 59 21

23 35 60 25

26 36 29

28 37 31

32 43 39

34 53 40

38 56 44

41 58 47

45 62 48

46 49

50 51

52 54

55 57

65 61

63

64

66

使用与点评

对DEQ的价值仍有争议,但它在内容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即以精力动力学理论为根底。使用该量表已得出不少有含义的发现,而它在心思丈量上的缺点并非不行战胜。需求进一步讨论的是:依靠与自我批评因子的相关性及其含义:规范样本因子加权系数的可代替性;两种评分体系之间的差异怎么谐和。

郁闷体会问卷

以下列出一些与个人特色和本质有关的陈说.逐条阅览并确认您是否赞同以及程度怎么。假设您完全赞同,选7,假设剧烈对立,选1;假设您觉得介乎两者之间,在1与7之间挑选(合适您的)任一数字。中心值是4.当您的情绪不偏不倚或不能确认时,可选此值。请在每一条目之前标明相应的数值。

?剧烈对立1 2 3 4 5 6 7完全赞同

1.我尽或许高地为自己设定方针。

2.没有周围人的支撑,我将会感到孤立无助。

3.我简单满足于现在的方案和方针,从不去寻求更高的方针。

4.我有时觉得自己很巨大,有时却又觉得自己很藐小。

5.当我与他人构成了接近的联系,我从来没有只怕失掉的感觉。

6.我迫切需求只要他人才干供给的东西。

7.我常发觉自己不能按自己的规范或抱负行事。

8.我感到我总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9.与人短少持久的联系并不让我忧虑。

10.假设不能到达自己的期望,我会觉得没有价值.

11.许多时分我觉得孤立无助。

12.我很少忧虑自己的言行会遭到谴责。

13.在我现在的情况与我的期望之间有相当大的间隔。

14.我在剧烈的竞赛中感到高兴。

15.我觉得有许多职责有必要承当。

16.我有时感到心里“空无”。

17.我不易满足于现状。

18.我不在乎是否到达了他人的要求。

19.当感到孤寂时我会变得惊惧。

20.假设失掉一个很接近的朋友,我会觉得好像是失掉了本身的某个重要的部分。

21.不论我犯过多少过错人们都不会将我拒之门外。

22.我难于中止使我不愉快的联系。

23.我常常忧虑会有失掉接近朋友的风险.

24.他人对我要求太高。

25.跟他人一道时,我简单轻视或“贱卖”自己。

26.我不大在乎他人怎样酬谢。

27.两个人的联系不论多么接近,仍会有抵触和抵触。

28.我对被他人回绝的暗示十分灵敏。

29.我的成功对家庭很重要。

30.我常常觉得自己令人绝望。

31.当他人惹我发火时,我会让他(她)知道我的感触。

32.我锲而不舍、竭尽全力地取悦或协助周围的人。

33.我精力(才干、力气)充分。

34:我发觉很难对朋友的恳求说“不”。

35.在一种接近的联系中我绝不会真实感到安全。

36.我对自己的观点常常改动,有时感到自己白璧无瑕,有时看到自己的缺乏又觉得自己一无可取。

37.我常因境况改动而惊骇。

38.即使最接近的人行将离去,我也相同能自己日子下去。

39.人们有必要持之以恒地寻求他人的爱:也就是说,爱有必要争夺。

40.我对他人对自己言行的感触特别灵敏。

41.我常因自己的言行而愧疚。

42.我是一个独立性强的人。

43.我常感到有罪。

44.我想我是一个很杂乱的人,一个具有“多种旁边面”的人。

45.我十分忧虑会得罪或损伤我所接近的人。

46.发怒会使我不知所措。

47.重要的不是你的身份而是你所获得的成果。

48.不论成功仍是失利,我都感觉良好。

49.我很简单把自己的感触和问题放到一边,全身心肠关怀他人的感触与问题。

50.假设一个我所关怀的人冲我发火,我将忧虑他会离我而去。

51.当要背负重要职责时,我会感到不自在。

52.与朋友吵架后,我有必要赶快供认过错。

53.我不肯供认本身的缺点。

54.重要的是我喜爱自己的作业,而不是我的作业是否得到称誉。

55.与人争持后,我会感到十分孤单.

56.在与他人的往来中,我很留意他人能给我什么。

57.我很少想到我的家庭。

58.我对亲朋的感触经常改动:有时感到勃然大怒,有时却又柔情似水,情意绵绵。

59.我的言行对周围的人影响很大。

60.我有时感到自己“特别气”

61.我成长在一个极点关闭的家庭中。

62.我对自己和自己的成果十分满意。

63.我期望能从亲朋那儿得到许多东西。

64.我倾向于对自己过火严峻。

65.单独呆着一点也不令我心烦。

66.我经常用原则或方针来对照自己.

阅读全文
Cnzz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