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龄前儿童 > 安全感缺失 > 正文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更新日期:2021-08-10 13:25:36  来源:

导读想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与孩子建立一个有爱的关系。说起来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无非是希望他能够最大可能得成为他自己,实现梦想,希望他能够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相爱的伴侣,而能够让孩子做到这些的根本养料是爱和安全感。...

  想要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与孩子建立一个有爱的关系。说起来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无非是希望他能够最大可能得成为他自己,实现梦想,希望他能够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相爱的伴侣,而能够让孩子做到这些的根本养料是爱和安全感。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更好的实现他的梦想。而要让孩子能够把他的技能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就一定要注意他的心理安全度是否足够。要建立一个有爱的关系,因为给孩子安全感最主要的一个元素就是爱。

  爱和安全感是孩子成长的基本养料

  问:孩子教育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马宁:爱和安全感是孩子成长的最基本养料。亲密度是开始安全感的阀门。此外,还要注意家长的世界观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一般对孩子有两点希望:一是让他最大可能的成为他自己,更好的实现他的梦想;二是希望他有更多的关系良好的朋友和相爱的伴侣。每个人成长都是这样一个过程,包括小孩子上学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小孩子上学,要开始学着向前爬了,我们有没有给他足够的心灵安全感陪伴?为什么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出现情绪变化甚至哭闹?这时候需要你的关注。还有小孩子上了一段时间不想上了,也有可能是感觉到父母原来挺好,现在却不管他了,他感觉到对陌生环境的安全危机,而父母在后面又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当孩子的安全度不够的时候,他就不敢向陌生的环境前进。

  因此,要让孩子能够把他的技能最大程度激发出来,就一定要注意他的心理安全度是否足够。要建立一个有爱的关系,因为给孩子安全感最主要的一个元素就是爱。

  关于亲密度,除了经常拥抱和亲吻你的孩子,更重要的是,跟孩子互动的过程当中,你是否了解孩子的各种感觉?影响行为最大的是内在的心理需要,家长一定要通过情绪了解孩子的内在心理需要,情绪和感受是一个人深入内心的窗口。当一个人开心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事情是他想要做的。比如,今天你带小孩子去游乐场玩,他很开心,那就是他需要的。当一件事发生了,他感觉到不开心,说明这里面有他不想要的东西。我们有时候很少停下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更多的在关注他情绪之后表现出来的行为。我们只是说你不应该在这样的场合哭,不应该有这个行为,却没有关注他为什么哭。

  你跟孩子的亲密度建立的越好,对他的了解越多,孩子就更愿意跟你谈他的问题,你们之间就更容易达成一致。

  孩子有了问题家长要共同承担

  问: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马宁:首先家长应该思考这几个问题:孩子是否就应该听大人的话?家长是否对孩子有了一些标准或期望,然后必须要求孩子按照这个标准或期望去成长?如果孩子没有满足家长对他的期望,是不是对他感觉到一种失望?

  为什么一些小孩长大后不敢承认错误?因为小的时候,他有这样的经验:他一旦出错,父母就会把他一个人放在一边,从心理上跟他断开,让他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我在书上也说过,不要这样惩罚小孩,小孩的心理脐带不是这么早脱落的。孩子18岁成人之前,父母同样有监督权,他有了行为问题,我们要跟孩子共同承担。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我看到很多小孩子到青春期以后,行为比较封闭,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一旦做错事,父母就完全跟他撇清关系。小孩子跟别人打架,把别人的玻璃打碎了,父母去跟人家道歉,说“真对不起,我儿子真不像话,把您家的玻璃打坏了”,这看起来是道歉,实际上是为自己脱离关系了。要给孩子一个感觉,“养不教,父之过”,这个事情没有做好,你没有成年,是需要父母一起面对的。父母去道歉应该说什么呢?“很抱歉,这个事情我也有教育的责任”。

  所以,孩子的成绩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面对,孩子犯的错误也需要父母共同面对,这对孩子特别重要。这样一来,孩子的安全度、面对外部世界的勇气都会好很多,在这个世界中会走得更远。

  学是为了不学教是为了不教

  问:家长怎么跟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马宁:我们过去讲的一个概念,“学是为了不学,教是为了不教”,如何真正的用在我们的家庭教育当中呢?比如,你开车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导航仪,还要看路况,你这个路才可以走。我们过去的经验代表着导航仪,而通过孩子的感受了解他当下的一种现状,那是了解路况。一边看着导航仪,一边看着路况,这样的话,你就更清楚的知道这个路怎么往前走。

  第一,分享但不要求。孩子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经验分享,但是不要要求他。比如孩子想自己穿什么样的衣服,你可以对孩子说,根据我的经验,你穿成这个样子,一定会被别人笑。但是,你不要要求他改变。你可以这样要求:你跟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可以自己去穿,但是跟妈妈出门的时候,你会影响我,所以你要借鉴妈妈的经验。有人说在遇到价值观取向不一样的时候,原则问题要听父母的。什么是原则问题?原则不是大人定的,要看小孩子的行为是否真正的影响了大人。孩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应该有自己的自由。我们的审美观不是与生俱来的,女生第一次化妆一定不像样子,但是会越来越好。小孩子第一次自己穿衣服,肯定也不像样,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好。你什么都替他做好了,他以后还有没有创新力?

  第二,强制但不压制。最近的一些亲子教育概念中,大家都在谈给小孩子自由,但是如果一个小孩子心理没有一点约束的话,长大后心理上总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我的建议是:情感上给予无限理解,行为上要有一定的约束,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一定强制他,按照某种方式做事。但世界上有没有百分之百必须做的事情?没有。所以,我可以强制你,但我不压制你。强制是为了自制,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放手。如果现在孩子没有更好的方法,那要听爸爸妈妈的,如果孩子将来有了更好的方法,他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这样,孩子就可以站在我们的经验之上,而超出我们的经验。

  第三,挫败但不失望。孩子没有做成这个事情,你可以挫败,但是不要失望。希望对人有多重要?一个人幸福指数的高低,就跟希望有关,如果你没有了希望,你的幸福指数是很低的,我们一定要对未来有希望。怎么看待挫败呢?就是要给自己和孩子时间,当下做不到的,我们再努力的去做,我们总会做到的。

阅读全文
Cnzz